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-《明帝国的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因为,间谍的存在,他现在只能打明牌。

    “是,大帅。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…

    片刻之后,时年五十岁的赵师爷被叫客厅中来。他正在自己的船舱中帮张昭写奏章。

    没办法,大明朝的奏章,以张昭的文化水平,真的不会写。他秀才功名都是作弊得来的。

    而这些年忙于军务,一点老底子早就丢光。四书五经,他现在只能背的名言名句。生僻一点的早就忘干净。

    就像张昭刚刚安慰妻妾们的,他对京城报纸上汹涌的舆论没当回事。

    所有的舆论,只要他回京,面圣一次,基本都会消失。到他这个位置,决定他去留的绝不是所谓的民意,或者说大臣们的想法,而是弘治皇帝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一点上,他基本立于不败之地。

    而他是打算上密折,给弘治皇帝解释一下情况,以宽帝心。但是听闻京师传来的消息,这一招明显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如果刘大夏手里握着“杀手锏”,他不闻不问,仍由其铺垫、引导舆论,最终麻烦就大了。

    他的去留归皇帝管不假,但是如果声势大到弘治皇帝觉得他犯的错太大,须知三人成虎,那说不得他就会被弘治皇帝“暂时”雪藏一下。这不利于他正在大明推动的各项改革。

    张昭在扬州之行,当然不可能全部合法的。有权宜之策。比如,他令新军营整编卫所,得兵五千,这是没有报备的。

    真以枢密副使就可以随意增加兵力?真要鸡蛋里挑骨头,还是能挑出错来的。

    比如,他收了盐商陆奇文的银子,这银子去哪里了?还有抄家的银子?肯定不是进税务司啊!而是回头要挂在国泰商行的账上,再投到海军建设中。

    比如:他收了魏国公二十万银子,这是进他私人腰包。且让魏国公帮着给大明皇家银行拉存款。这算起来也是“以公谋私”。

    他回头找弘治皇帝把这些事报备一下,弘治皇帝多半是一笑而过。千古仁君,真不是说的。

    三代以下,称贤主者,汉文帝、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。

    弘治皇帝真的是非常宽厚。

    但是,但是…
    第(2/3)页